学校主页 学院主页 社会史中心

田野考察

首页» 田野考察

田野调查|| 左权县桐峪镇(八)

发布者: 时间:2022-07-14浏览量: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2022年暑期田野调查——左权县桐峪镇(八)


调查人员

领队:魏春羊

队员:郭子君、张悦、杨骏飞


2022年7月12日早上八点,在魏春羊师兄的带领下,调查队第二组成员从七悦酒店出发前往桐峪镇,开始了新一天的考察。一路上,道路两旁的大山云雾缭绕,依稀可见几处乡村神庙。九点左右,调查队抵达桐峪镇后,随即与桐峪村村委取得联系,后在村委委员“二哥”的引导下,开始了桐峪村的田野考察。

图1:桐峪镇


调查队第一个调查的是位于村西的冀南银行旧址。该旧址现今呈现出杂草丛生、房屋破败的景象。据“二哥”讲述,这里在建国后重新划归给村民居住,现今已无人居住,且该旧址周围的民居都已被拆迁,将进行后续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此外,该旧址附近还有新华日报办事处、罗瑞卿路居处等革命遗址,皆处于不可拆迁、待修缮与开发的状态,并列入了桐峪镇1941乡村振兴与提升的项目中。

图2:冀南银行旧址

图3:新华日报办事处旧址

图4:罗瑞卿路居处


考察完上述革命旧址后,考察队又来到村西的孝德文化园。该园南北长32米、东西宽17米,总面积544平方米。北房为五开间的仿古建筑,室内陈列有先烈、先辈与当今为桐峪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图片,以及一些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的模范图片。此外,亦有一批清末至改革开放前左权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用品和工具,这些物品真实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劳动的场景。院内东西长廊墙壁上刻有24孝图文浮雕,廊内陈列有大量革命文物以及当时生产生活的用具。文化园南围墙外有一株历史悠久的老槐树。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可见平日里乡民多在此处烧香祈愿。槐树旁还建有影壁墙,且壁中心雕刻有精致大气的“根”字,这无疑是为了提醒后人,要永存感恩之心,永不忘本。

图5:孝德文化园

图6:孝德文化园院内


从孝德文化园出来后,调查队来到了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处。此碑建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七日,是为了纪念抗战中英勇抗日的阵亡将士所立的。

图7: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会址全景


上午约十点,队员们来到了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会址(简称临参会)。1941年7月7日至8月15日,临参会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村隆重召开,历时40天。这次盛会确定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并选举出以杨秀峰为主席的边区政府领导人员。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召开,适应了华北抗战形势的发展和巩同抗日根据地的要求,正式建立了边区政府领导机构。

临参会旧址原为真武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建筑面积416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建有山门(兼作戏台)、正殿、寝殿。一进院的正殿就是临参会的会场,东配殿为主席团和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西配殿为秘书处办公室。二进院东配殿为边区议会办公室,西配殿为边区高等法院办公室,寝殿为边区政府办公室。2003年,该旧址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左权县人民政府在2005年至2006年拨款依原貌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2021年11月,其还入选山西省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

图8:会场(正殿)

图9:会场合影留念


上午十一点左右,调查队结束桐峪村的考察,又驱车前往滩里村。在村民申师傅的引导下,队员们首先考察了129司令部旧址。该旧址为一处民居,现今还有村民居住。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图10:129司令部旧址


离开129司令部旧址后,调查队又到达村东的关帝庙。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十四年(1809)、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2007年揭顶维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80.8平方米,坐北朝南,建于1米高的青石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角柱为青石六棱柱,隔扇门窗。庙内正殿前存碑2通,庙外戏台存有1通。现今,关帝庙处于重新修缮状态中。

图11:重新修缮中的关帝庙


午饭过后,调查队进行了短暂的休息整顿,于下午三点前往上武村考察。与赵主任在奶奶庙附近碰头后,她热心的为队员们讲解村庄概况,介绍村里现有200多口人,且多为老人,而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小孩也多在县城上学。随后,赵主任指引队员们考察了观音堂、烈士墓以及洪福寺。其中关于洪福寺,赵主任讲道寺庙以前规模宏大,为三进院落,但由于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此居住,日军扫荡时将庙宇进行了焚毁。现今村民在旧址上新建了地藏王殿,殿外还有重修洪福寺的数通功德碑。在该村的考察过程中,由于拿钥匙的赵会计未在村中,队员们没能考察鲁艺学校旧址。

图12:烈士墓

图13:洪福寺地藏王殿


下午四点十分,调查队到达中庄村。村庄只有一处庙宇——府君庙。该庙于2021年进行了复修,现存有2通功德碑(1新1旧),主要记载了古今乡民捐资重修府君庙的情况。

图14:府君庙


下午五点,调查队来到南峧沟村。村中只有一处龙王庙,庙内供奉着三龙王、五龙王。据村民介绍,村内还有一处民居为战时兵工厂,现已坍塌。由于缺少相关人物以及史料佐证,该遗址的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考证。

图15:龙王庙

图16:兵工厂旧址


鉴于天气原因,调查队于五点半乘车返回县城。总体来看,队员们考察的5个村庄均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为果树。革命遗址基本处于荒芜状态,但多已列入保护规划之中,只是目前项目刚刚启动,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展。思考所见所闻,队员们认识到,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开发无疑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开发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来进行旅游开发,努力找寻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佳均衡点,从而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撰稿:张悦;审稿:魏春羊;编辑:刘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