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主页 社会史中心

学生培养

首页» 学生培养

中心学生系列活动第五期

发布者: 时间:2018-12-21浏览量:

2018年12月17日晚6:30,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第五期学生活动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展开。本期活动由2018级博士生张玮讲解“两汉至南北朝佛教及其建筑发展简史”,2017级博士生魏春羊担任主持,中心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主讲人张玮

佛教是中心学生走向田野经常遇到的宗教之一,也是探究民间社会发展的关键线索。因此,准确把握佛教及其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对于中心学生认识与解读复杂的民间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讲演中,张玮首先介绍了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大致进程,着重强调了楚王刘英、汉桓帝刘志等帝王贵族在佛教初入中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两汉时期形成了以佛塔作为主体建筑的“佛塔——殿堂”式佛教建筑。

接着,张玮指出佛教在魏晋时期开始出现普及的现象。各种清规戒律在佛教中出现,佛教凸显出“玄学化”的特征,典型代表即是佛教般若学的流行。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他强调佛教在南北悬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走向。后赵的石虎允许境内所有人民,不分种族,均可自由出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命令汉人可以出家;前秦的苻坚大力支持释道安的传教和组织译经活动,使关中地区佛教振兴,而佛教也借此开始强化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特性;后秦的姚兴更是设立了全国僧尼管理机构,使得佛经翻译成为国家的一项宗教文化事业。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也发生重要转变,原来供奉“舍利”的佛塔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供奉佛像的佛殿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

在南北朝时期,张玮讲到佛教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在南朝思想界,儒释兼弘,三教一致,开始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南朝皇帝也自觉地把佛教作为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在北朝,佛教既经历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又经历了濒临灭绝的“末法时代”。就建筑形制来看,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向着多殿堂、多院落式的大规模化发展。供奉的佛像,也打破了从前泥塑、木雕、石雕、玉琢的局限,进而用金像、银像和鎏金铜像。私人新建的佛寺,大多只有殿、堂而无塔。

中心学生参加学习

张玮讲演结束后,主持人魏春羊对本次学术活动及时进行总结。首先,他指出张玮的讲演对于中心学生接下来走向田野是一次很受用的理论指导。其次,他强调中心的学生要向张玮学习,尽可能的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广泛阅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此外,他鼓励中心学生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中去进行学术反思,进而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推荐书目:

魏道儒:《佛教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王卡:《道教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陈可畏:《寺观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文案:张艳鑫

拍摄:魏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