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河汾讲堂丨青岛大学杜靖教授学术讲座报告
发布者: 时间:2020-12-31浏览量:
青岛大学杜靖教授在我院河汾讲堂开讲
12月27日上午,青岛大学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杜靖教授做客我院河汾讲堂,在主楼三层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从“实践”出发的中国宗族研究》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学院周亚教授主持,数十名师生在现场聆听了报告。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杜靖教授介绍了自己从事宗族研究的缘起,进而对百年中国宗族研究的主要范式,人类学和历史学对于宗族组织构成要素的理解、对于宗族问题论述的差异,及燕京学派宗族研究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百年中国宗族研究的主要范式分别是:1.进化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汉人宗族研究;2.结构功能论视野下的中国宗族研究;3.历史过程主义或情境下的宗族研究;4.社会或文化变迁论下的中国宗族研究。杜靖教授尝试以“历史实践论”的方式走出一条新的探索路径,将宗族研究向前推进。
第二部分,杜教授详细阐述了实践论下的宗族观的基本理论内涵与要点,并从研究问题、概念、理论、应用、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理解、自我反思六个方面来对理论体系进行具体阐释。杜教授指出,自己所认为的宗族研究的四个基本概念是场域、惯习、能动性或策略、资本,实践,实践者。他从实践论出发对宗族做出基本定义——1.宗族是一群人;2.宗族是一个关系场域,宗族之外还有更大场域;3.宗族呈现为两种制度:亲属制度和帝国的礼仪制度;4.宗族呈现为一个或一系列向世界表达“我是谁”的符号。杜教授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例,对关于宗族的理论进行了更为形象和贴切的说明和解释。
第三部分,杜教授从人类学家的视野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他结合两本主要的著作《九族与乡土——一个汉人世界里的喷泉社会》、《在国家与亲属间游移——一个华北汉人村落宗族的历史叙事与文化实践》,通过实际的案例来阐释如何通过实践论研究中国宗族,以及如何通过一个四维坐标轴来理解宗族,这四个维度之间彼此具有互补关系,同时也具有相互阐发的内在逻辑设计。杜教授指出,宗族研究作为一种认识论工具和方法论工具,可以透过它去了解中国地方社会的运转,透过它去观察人。此外,杜教授的研究对布迪厄的实践论有所突破,体现在人观的不同、追加历史过程的思考及中国传统人文学与西方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人类学之路。其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我们各自从宗族这个人造物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看的东西,我们全都是从概念出发的一场回旋式学术行旅”。
最后,周亚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社会史中心张俊峰教授也作了引申发言。整场报告持续将近4个小时,杜靖结合自己20多年的田野实践及前人相关著作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阐释,使在场师生深刻体会到了作学术研究不仅要甘坐冷板凳,还要走向田野,走向生活;不仅不能迷信权威,还要善于经常反思自我;在追求“无用”中实现“有用”。
文字:周亚 邵雅丽
图片:周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