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在中心云端讲坛开讲
发布者: 时间:2021-03-24浏览量:
2021年3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民间文献与山西商人研究工作坊云端讲坛”的第八讲如约开讲。本次讲坛由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主讲,题目是《徽州文书的世界》,吸引了云端130余位师生和网友的参与。中心周亚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王振忠教授的报告主体共有三个部分。一是徽州、徽商与徽州文书;二是“徽州千年契约文书”;三是徽州文书的特点及其价值。
第一部分中,王振忠教授首先从政区地理的沿革的角度对“徽州”地区进行了长时段的梳理,得出“一州(府)六县”的基本格局。关于徽商,王振忠教授以其经营内容、活动范围等为主做了基本的概括和介绍,指出徽商的足迹不仅遍布国内各地,而且还远至海外的日本、东南亚等地。其次,王振忠教授用一个极其形象生动的民间故事引出徽州文书,在这一块,王教授主要讲述了徽州文书的产生及得以保存下来的背景,主要有:①徽州地区发展成熟的商业贸易活动和相对封闭且太平的地理环境;②该地区“健讼”的社会环境和人们强烈的契约意识;③徽州人民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此外,王振忠教授还介绍了徽州文书的保存方式,主要有“悬梁”和“窖藏”。
报告的第二部分中,王振忠教授展示出了大量的徽州文书和丰富的文献史料,讲述了学界对于文书的不同定义、文书的发现以及海内外文书的收藏状况。首先,王振忠教授引出日本学者中岛乐章、封越健对徽州文书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王教授提出自己对于文书的定义——“徽州文书即指历史时期残留在徽州当地,或者由徽州人手写的所有史料,也包括旅外徽人在各地活动形成的相关史料,”他又从内容和视角两个角度进行说明,除了狭义的契约文书之外,徽州文书还包括日记、书信(包括原件、信底及活套)、账册、杂抄(或亦称“碎锦”、“杂录”)、启蒙读物、日用类书和诉讼案卷等;文书既有单张的“散件”,又有装订成册的“簿册”。根据宋代以来国内和海外徽州文书的收藏状况和对其的整理,王振忠教授指出“现存的徽州文书时间跨度长达800年,如再加上其他的档案则长达千年,”所以他认为“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并非夸大其辞。接着,王振忠教授讲述了徽州文书的发现及其过程,这一过程中主要有历史学家方豪和梁方仲、时任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余庭广等人。在此发现的基础之上,出版了大量的文书史料。
报告的第三部分则是在前面两个部分的基础之上,讨论徽州文书的特点及其价值。其特点主要有:①数量庞大;②历时长久;③类型多样;④内容丰富;⑤成规模的个案文书典型;⑥学术价值高。对于每一种特点,王教授又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和举例。徽州文书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概括起来主要有商业史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广州、上海口岸史的研究、中外商业与文化交流研究、徽商与社会生活史研究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学术价值。综上所述,无论其优质的特点还是学术价值,徽州文书无疑都是近数十年来各地域文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文书群之一。
最后,王振忠教授引用著名学者魏根深和陈春声对于民间文献的精彩论述,再次强调了徽州文书作为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对于中国史研究的学术意义重大。他指出,徽州文书所独具的优势在于——具有相当规模的同类文书的后接续、自成体系,而且,各类文书又可彼此补充、相互印证。
报告结束之后,周亚教授做了简短的总结,王振忠教授的报告从概念出发,结合丰富的徽州文书文献以及形象生动的民间故事,归纳出徽州文书的特点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徽州文书作为民间文献的一种,构筑出一门新学问,催生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专题研究,为史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针对在线留言区的问题,王振忠教授一一作了回答。中心孟伟教授对王振忠教授的报告及其从事的徽学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王教授对民间文献有着深厚的情怀,他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对民间文献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孟老师的阐述使在线师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王振忠教授的学术理路和民间文献研究的无限魅力,为本次讲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