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主页 社会史中心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灾害与历史”第五届高级研修班首日纪要

发布者: 时间:2021-08-25浏览量:

为培养研究灾害史的专业人才,拓宽灾害史研究领域以及方便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的“灾害与历史”第五届高级研修班于2021年8月22日如期举行。因新冠疫情影响,本次研修班采取线上授课及讨论的形式,以“灾后重建与生态修复”为主题,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员进行讨论,期冀激发更多的理论与思想的碰撞,提升灾害史研究的社会功能。

image.png

上午八时三十分,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郝平院长的主持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高建国研究员,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浒教授,及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主任段建宏教授先后致辞,均表达了对此次研修班的祝贺与期望。随后,由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方修琦教授进行首场讲座,讲授题目为《生态——社会弹性视角下的历史灾害与气候变化影响》,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夏明方教授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人。

image.png

方教授利用其浓厚的地理学知识底蕴,创造性地从生态——社会弹性视角入手分析了历史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讲座开始,方教授首先介绍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认为自然对人的意义有提供资源、形成约束和造成灾害三方面,人对自然的影响体现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撑服务四个方面。随后方教授简单介绍了气候变化与灾害的关系,指出气候变化会导致灾害强度和频率的改变。同时分别阐述了脆弱性、适应和弹性的概念,在谈到三者的关系时,方教授认为适应会影响弹性和脆弱性,促进弹性的增加和脆弱性的降低。

image.png

接下来,方教授用图表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弹性与气候变化影响的5种基本表现形式,即:周期性循环、脉冲式变化、适应性转型、崩溃与衰落、迁徙与替代,并以旱灾为例演示了气候变化影响传递的层序及特征。同时方教授通过分析18-19世纪之交华北的气候与粮价、明代“嘉靖革新”前后的财政体制、清代华北平原的弹性阈值与气候变化影响这三个案例更好的诠释弹性与历史气候变化的影响。

image.png

最后,方教授分析了1917年海河流域洪水灾害、关中地区的弹性建设与粮食安全以及历史气候变化适应与中国社会系统弹性建设三个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现了历史时期人类在适应各种非常态情况过程中的学习创新与弹性建设。

image.png

讲座结束之后,方教授就群众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防灾备灾中扮演的角色、增加社会防灾弹性的因素、灾情传达的及时性对救灾及社会秩序恢复弹性的影响等问题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下午三点,第二场讲座由中国城市规划院高级规划师罗兴华老师作为主讲人,讲授题目为《特大地震影响下的城市抗震韧性提升对策——以供水系统为例》,山西大学社会史中心胡英泽教授主持。

image.png

讲座从工程建筑学的角度讲述了地震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主要围绕四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罗老师主要阐述了地震安全韧性的背景。他认为地震烈度无法准确估计,地震影响存在不确定风险,如何应对不确定风险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而韧性城市理念则为应对城市危机和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image.png

在第二部分“地震对城市造成的典型破坏影响”的讲解中,罗老师利用大量静态与动态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地震破坏的主要作用方式,介绍了地震引发的地表错动、砂土液化及地质灾害等造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罗老师围绕“城市地震安全韧性的主要对策”进行了讲解,认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及编制应围绕“防、抗、避、救”的思路,立足现状、突出重点、结合城市发展从城市用地、城市建筑、基础设施、次生灾害、避震疏散五大方面进行,在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提出整治措施。

image.png

第四部分为“供水系统震害特点与安全韧性对策”,罗老师首先强调了供水系统的重要性,认为供水系统的地震安全韧性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需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评价其在灾时能否正常运转,应急、恢复能否快速响应。随后罗老师介绍了地震对地下管道的影响、管道的震害主要特征,探讨了导致供水震害的原因,同时从工程学的角度对供水系统地震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地震安全韧性对策。

image.png

参会学员对此讲座内容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讲座结束后踊跃发言,罗老师就学员提出的诸多问题,如:断裂带运动的规律、郑州大暴雨中城市规划是否按照断裂带运动规律进行规划、疫灾发生后,大型避难场所该如何规划、古代的城市规划有没有防震方面的规划等作了耐心解答,师生之间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