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主页 社会史中心

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暨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征文总结

发布者: 时间:2021-10-03浏览量: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21年6月19日,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发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暨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征文活动,这项活动面向校内外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及社会各界同仁,得到了省内外高校在校生和许多社会人士的积极响应。截止到9月16日,本次活动共征集到26篇田野调查报告。参加本次征文活动的23名(个)本硕博学生(团队)和3名(个)社会人士(团队),除来自山西大学本校的学生和团队外,更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湖北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泰山学院等省外高校的学生和团队,还有来自山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兴安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尔沁右翼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太原宜兰文化传播公司的社会人士和团队。

在征集到的26篇田野调查报告中,涉及到8个省份的乡村研究,分别为山东省(1篇)、内蒙古自治区(1篇)、河北省(1篇)、山西省(18篇)、陕西省(1篇)、甘肃省(1篇)、四川省(1篇)、江西省(2篇)。其研究对象丰富,主要有乡村总体发展情况研究、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长城沿线乡村堡寨研究、乡村社会史研究、民间信仰及习俗研究、乡村振兴对策研究、乡村体育运动研究、乡村抗战等等。

关于山东省乡村的研究,孟帆在对山东省相家沟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不仅分析以相家沟村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困境,还简要说明了丁耀亢在相家沟村隐居前后思想作品的风格。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乡村的研究,马玉春、左东静从多方面解构内蒙古勿布林嘎查地区游牧文化的内涵,探究其历史过程及其现代意义,并对该地草原生态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于河北省乡村的研究,张文君通过对井陉县河应村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现场情况调研,总结厘清了河应村的现有村落价值与特征,保护发展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于山西省乡村研究的报告有18篇,涉及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多个村落。由于文章较多,在此不一一赘述,简单将其论述的主题概括为以下六类:第一,村堡聚落地理研究;第二,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保护与利用研究;第三,民间体育运动研究;第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第五,村落社会文化及信仰习俗研究;第六,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关于陕西省乡村的研究,高绘昕、贺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杨城村的历史、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的原因,同时为其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和文物的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关于甘肃省乡村的研究,李旭洋基于对陇东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的田野调查,对该区域民间文献的保存状况、时空分布、史料价值、散佚原因及田野调查启示作简要分析,以期为西北地区民间文献的保护与整理提供实践性经验。

关于四川省乡村的研究,鲜娇凤等人通过对赵化古镇历史遗存现状考察,指出其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关于江西省乡村的研究,韩悦等人在文献史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坊古村的生态环境、行政区划、家族村落变迁、村落布局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郭庚辰等人主要对爵誉村的概况、历史人物、主要姓氏、村落古建筑与古碑刻等历史遗迹和村庄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考察及介绍。

在这次征文活动中,参与者们积极提交了与调查报告相关的村庄档案及相关照片,部分团队或个人提交了录音资料和村落景观的3D模型,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珍贵材料正是各相关学科开展传统研究最重要的基本史料。详实的村落、庙宇、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文献,全方位的展现了传统村落及其史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各位作者对于田野调查的热爱与重视。走向田野可以帮助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回到历史现场,移情于过去,找到更多的科研突破点。

本次活动共请到评奖专家8名,严格依据“评奖标准”,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8名。

image.png

“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还会继续将其开展下去,与各界社会人士一起,深层次挖掘乡村社会,使其成为关心、关注传统村落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一个互动共享平台。

最后,非常感谢各位参赛者对本次征文大赛活动的支持,也希望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可发至原征文邮箱,即sxdxtydc@126.com),以推动我们的工作不断完善。同时,我们号召各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村落征文”这项省级征文活动,第三届期待您不吝赐稿。

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