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主页 社会史中心

田野考察

首页» 田野考察

历史文化学院平定陉道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三)

发布者: 时间:2021-07-24浏览量:

2021年7月23日,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平定陉道传统村落调查队继续围绕“官方驿道”进行专题调查。今天考察的村落是位于石门口乡的小桥铺村和桥头村。

小桥铺村地处太行山中部西麓,平定县中部的307国道上,位于平定县城东15公里,据考本村始于汉代中期建村,据传村址当在村东端称为“桃园峪”的地方。学大寨时期,村人在桃园峪开采矾石时,挖出大量汉代陶具瓦器瓷器为证。小桥铺旧称“草桥铺”,因石桥未修以前,雨时村民散草来掩盖路面积水,故得此名。东西走向的小桥铺,屋舍连绵,村南村北皆靠山。自西北到东北分别有青龙山、麒麟山,虎头山,村南的山势犹如一只展翅的大凤凰,村人称作凤凰岭,凤凰左右两翼是两条自东而西的河流,分别是穿村而过的柏井河和从前徐峪方向而来的徐沟河。

image.png

(小桥铺村牌楼)

上午8点半,调查小队来到小桥铺村委会,得到了李书记的热情接待。他为队员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提供了村落历史文化的相关材料,并安排人员带领大家考察。

9点左右,队员们来到了高氏宅院。高氏为村中地主,家赀丰厚。宅院现存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东西19.85米,南北31米,占地面积615平方米。现存大门、仪门、正房和东西厢房。

image.png

(高家大院正房)

院外立有郝氏节孝坊,坐北朝南,为清代遗构,分布面积4.66平方米。青石结构,一门两柱,顶部残损。南北两面额坊上楷书“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奉直为高步蟾之妻郝氏旌表节孝”,落款为“男高继屏承建”。

image.png

(郝氏节孝坊)

随后,队员们在奔赴人祖庙的路上途径明清古驿道。驿道上曾有三座阁门,西阁为财神阁,中阁为观音阁,东阁为关帝阁,现均已不存。

image.png

(西阁台基遗址)

人祖庙坐北朝南,庙中正殿供奉伏羲、女娲、神农等神祠。据庙内现存碑记载,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道光七年(1827)、咸丰元年(1851)年补修。毁弃年代不详,1986年在原址重修,新建正殿、戏台和东西房。1999年又加建钟鼓二楼及耳房。分布面积279.2平方米。庙碑古碑遗存众多,保存完好,反映了村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image.png


(人祖庙院景)


image.png

(人祖庙现存明清碑刻)

上午十点整,调查小队来到了苍岩圣母庙。该庙位于位于村东北20米山坡处,坐北朝南,现存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平面略呈方形,东西15.2米,南北15.4米,占地面积234.08平方米。现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和东西耳殿。

image.png

(苍岩圣母庙正殿)

正殿面宽一孔,殿内祠祀主神为三皇姑。殿内壁画详细叙述了其一生传奇经历,画工精美。庙内现存旧碑多通。

image.png

(苍岩圣母事迹壁画)

其后,队员又对熟悉村史的李老师进行了口述交流。他向大家讲述了小桥铺村的历史变迁、庙宇分布,以及村中苍岩圣母寺的历史由来、神话传说,使小组成员们充分体会到寓慧于历史长河中的民俗流变与演进过程,同时还增添了对于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的乐趣。

image.png

(李老人为队员讲述村史)


中午稍作休息后,下午三点,队员踏上前往桥头村的考察之旅。半小时后便来到桥头村村委会进行接洽。在村支委热心支持与帮助下,小队开始了调查,首先前往较近的关帝庙(阁)进行考察。该庙位于桥头村村东,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现存旧碑四通。

image.png

(桥头村关帝阁)

关帝庙继续往东,就是位于村东口的铁梁桥遗址处,其旁有新建碑亭,其内有刊立于清嘉庆九年的四通重修铁梁桥施银碑。碑中详细记述了捐施群体的地域分布、职业类型、社会阶层等珍贵信息,反映了过去作为通京驿路的桥头村兴盛之景。

image.png

(铁梁桥遗址碑亭)

下午四点,调查小队来到了位于村向阳地西、青龙山上的藏山行祠。该庙为赵文子行祠,纪念春秋时晋国上卿赵武。该庙坐北朝南,现存为清代遗构,东西17.4米,南北51.9米,占地面积约903平方米。


image.png

(藏山行祠)

该祠所处地势北高南低,祠依山势而建,沿中轴线从南向北建有乐楼、山门、正殿,轴线两侧建石牌坊、东西配殿和东西耳殿,均为清代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橡,前出廊,硬山顶,筒板瓦覆盖。东西配殿均为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出廊,硬山顶,筒板瓦覆盖。乐楼为原址新修。祠内古碑林立。

image.png

(藏山行祠院景)

晚上队员继续整理搜集到的珍贵资料,并交流今日的学习心得。在经历这几天的田野调查学习之后,大家对于陉道村落的价值与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对于田野调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有了更深的理解。